商業秘密案件中技術秘點的梳理技巧

點擊量: 作者:徐州專利代理 日期:2021/1/15 11:34:37

  近年來,商業秘密案件呈顯著上升,其中鑒定的地位顯得尤其重要。由于知識產權鑒定沒有統一的鑒定規范,因此鑒定機構采取的鑒定方法、鑒定流程,也存在有差異,這是很正常的。但是,對非公知性鑒定中秘點的梳理,感覺問題比較多。比較常見的問題是對技術秘點的陳述采用專利撰寫的格式,這個問題應該引起大家足夠的重視,技術秘點的陳述與專利撰寫明顯不同,二者不能混為一談。一、專利撰寫的思路及存在的問題眾所周知,專利權利要求撰寫,需要以問題為導向。首先需要將申請人的技術交底書梳理一遍,從背景技術中總結出各個技術問題,并依據主要問題、次要問題進行排序;然后根據各個技術問題梳理出對應的技術手段,再將各個技術手段放入對應的權利要求中,這樣依序構建出層次分明的權利要求書。通常將解決主要問題的技術手段放入獨立權利要求中,獨立權利要求的特征部分往往是本專利的發明點所在,是最能體現本專利新穎性與創造性的部分。技術秘點的撰寫,與專利撰寫的思路有聯系,但是具體的撰寫格式有明顯所區別。先看看目前鑒定意見書所呈現的幾種情形以及存在的不足。

  (一)部分鑒定意見書的表現形式

  1.將專利撰寫思路移植到技術秘點撰寫中

  (1)項目相關技術背景主要是對項目所涉及的現有技術進行陳述。(2)項目總體技術方案相當于獨立權利書的內容。(3)項目主要技術秘點 相當于從屬權利要求。 2.將專利技術方案濃縮為技術秘點中(1)項目背景介紹主要是對項目所涉及的現有技術進行陳述。(2)項目技術秘點相當于獨立權利書的內容。(二)存在的不足上述兩類技術秘點的撰寫,最大的問題,就是范圍太大,容易被對手“攻破”。打一個比方,一個球場、一個籃球架。其中,球場屬于現有技術,只有籃球架才是企業的創新點。第一類撰寫方式,將從屬權利撰寫作為技術秘點,但是由于撰寫中,從屬權利不能單獨成立,必須依附于獨權。相當于在撰寫中,將“籃球場+籃球架”捆綁在一起,才能構成一個技術秘點。第二類撰寫方式,將獨權撰寫作為技術秘點,但是由于撰寫中,獨權權利范圍大,其中包含有較多的現有技術,容易被對手作為不是秘密的理由;其次,由于創新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,至少在數量上不占優勢,往往不能被大家所接受;最后,既使從“技術查新”的角度,具有“新穎性”,但是在認定是否具有不為公眾所知悉的分析中,采取“五種排除法+定義分析法”時,往往站不住腳,有可能會排除掉。二、技術秘點撰寫的思路知識產權是私權,技術秘點的梳理應該是權利人自己的事情。但是,在很少有企業能夠自己撰寫出一份合格的“自述技術秘點”。前段時間,在深圳金美律師事務所座談,有2位律師來自于企業,自稱能撰寫技術秘點,這應該屬于行業的精英。通常的情況下,由鑒定機構按照技術查新的要求,指導權利人自己梳理技術秘點。權利人對自己主張的技術秘點,還需要提供相應的支撐材料,表明該技術來源。撰寫的內容,需要明確:研發人員往往對自己的技術水平比較自信。一是研究的領域創新;二是技術自身的創新。在通常情況下,多數的技術創新,都是借鑒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之上進行的發明創造。在秘點梳理時,首先應該排除前人的研究成果。秘點的范圍,主要集中在自己技術創新的范圍。以上述籃球場、籃球架為例,只有籃球架才與技術秘點有關,籃球場只能是作為一個技術背景介紹。

  三、技術秘點撰寫技巧技術秘點的撰寫至關重要。目前,商業秘密案件,超過70%的案件不成功。其中最主要的原因,就是技術秘點的撰寫存在問題。如何撰寫一份高質量的“自述技術秘點”,應該是每一個商業秘密案件權利人首先面臨的問題,這也是整個案件成敗的關鍵問題。當事人在撰寫“自述技術秘點”時,與漁夫織網一樣,需要注意以下幾點:(一)網眼尺寸的選擇 撰寫技術秘點,首先要確定“網眼”的大小。“網眼”太大,技術信息很難成為秘點,技術查新時,往往屬于現有技術;“網眼”太小,技術信息太多太細,涉嫌侵權的技術信息稍微有所改進(實踐中,一般都會有所改進),就很難構成“同一”,在下一步“同一性”比對中失去了實用價值。(二)漁網大小的選擇漁網越大,網到魚的機會就會越大。作為權利人,肯定希望漁網越大越好。但是,“漁網“越大,一是會增加鑒定成本。二是有的公安機關在后期比對中,會關注“同一性”比對的比例,即權利人主張有M個技術秘點,同一性比對時,構成相同或者實質相同的有N個技術秘點,所占比例N/M。如果比例太小,有時會影響到公安機關辦案的信心(盡管這種觀點不準確,但是現實中還存在有這種認知)。三是技術秘點的多少,還可能會影響到下一步侵權損害賠償評估計算的范圍,導致賠償金額的變化。為此,權利人主張的技術秘點梳理要適中,既要充分考慮鑒定成本,也要考慮后期損害賠償等多種因素。(三)漁網材料的選擇權利人主張自己的技術秘點,其目的是為了下一步“同一性”比對之用,好比漁夫織網的目的,是網魚。在技術秘點梳理時,還需要考慮下一步公安機關立案后,能查獲到哪些證據材料?如,生產的產品在市場上公開銷售,產品的結構、尺寸等容易獲得。但是企業生產流程中的工藝、參數等,就很難獲取。特別是公安機關異地執法,很難在現場上搜查到關鍵的證據材料。為此,在技術秘點的撰寫中,應盡量考慮到下一步比對的時候,委托人有可能會提供哪些比對材料?盡量增加容易固化的“靜態”技術參數,減少容易清除的“動態”技術參數。當然,秘點的梳理既是一個技術活,也是一個法律活,還需要有智慧。對權利人來講,肯定會有許多困難。因此,選擇一名好的律師,一家優秀的鑒定機構,就顯得尤其重要。